市林业局深化林改促资源转化助农共富
来源:资源科 发布时间:2025-11-13 选择阅读字号:[ 大 中 小 ] 阅读次数: 0
攀枝花市林业局以盐边县为例,聚焦“山要怎么分”,通过构建“产权明晰-资源盘活-产业升级”的改革路径,推动林业资源从“生态资产”向“绿色资本”有效转化,为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促进联农带农共富探索出有效路径。
一是强化统筹协调,筑牢林改基础。制定专项改革方案及配套任务清单,构建三级联动与跨部门协同机制,疏通林权登记等堵点。采取“线上比对+线下核验”方式,解决“一地多证”等历史遗留问题。建立四级递进纠纷调处机制(“协商化解+调解解决+行政裁决+司法诉讼”)纾解矛盾,创新多元投入机制(“财政引导+金融协同+保险护航+社会参与”)整合资金。今年以来,成功化解村社林耕权属重叠21起,整合各级政府资金4000余万元,带动社会及信贷资本约2.8亿元,为林业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二是创新经营机制,激活发展动能。探索“分股不分山、分利不分林”的股权量化模式,流转林地林木;采取国有林场联动模式,整合资源;推行“四化联动”机制(“集体化组织、多元化投入、规模化经营、股份化联结”),促进资源规范流转与可持续经营;引入龙头企业等专业力量,延伸产业链条;构建多元联农带农促农增收渠道(“保底租金+利润分红+劳务收入”),将林地收益权科学量化到户。今年以来,试点乡镇累计流转林地2.1万亩,流转金额达670余万元,带动集体和农户年增收近800万元。
三是推动全链融合,实现绿色共富。创建省、市级现代林业园区、基地及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园,发展魔芋、块菌及林下中药材等产业;融合科普教育、研学实践、生态文旅等功能,探索“林上+林下”立体开发路径;建设加工园区和生产流水线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今年以来,魔芋种植面积达4.07万亩,年综合产值超过4亿元,块菌年综合产值近1千万元,林下中药材规模达4.89万亩,产品附加值提升约40%。


川公网安备 51040202000005号

